兩岸青年共創41部短片!「融創•未來」研創周精彩落幕

by 克拉大

文/克拉大

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「融創‧未來」微視聽研創周,18日下午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結營頒獎典禮。來自兩岸的青年影視創作者,在三天三夜的密集合作下,完成了共41部短視頻作品,以鏡頭語言探索文化交融與創意表達的多種可能性。

圖說:《相遇在北京》透過「尋找故居」的主線獲最佳短視頻獎。(圖/台北影音公會提供)

其中,溫暖而富有情感共鳴的《相遇在北京》獲得本屆活動最高榮譽「最佳短視頻獎」。影片以北京胡同與什剎海為故事背景,講述一段跨越海峽、尋找記憶與連結的旅程,細膩描繪兩岸青年從陌生與文化差異,到理解與共鳴的歷程。故事主線以「尋找故居」串起家族記憶與現代情感,京腔與台灣腔的自然對話也讓影片更具趣味與真實感。評審團對其敘事節奏的流暢度與結尾的開放性特別讚賞,並認為影片「不刻意煽情卻餘韻悠長,賦予陌生城市一種可親的溫度」。

獲得優秀獎的《北京特調》,則以街拍攝影師、音樂人、導演與插畫師等四位創作者的視角,描繪他們在北京偶然交會的片刻。影片運用文藝片語彙,探討都市孤獨與創作焦慮之間的拉鋸,也展現北京作為文化交匯地的多重面貌。

《北京特調》透過文藝片風格探討都市中的孤獨感與人際連結,獲優秀獎。(圖/台北影音公會提供)

活動期間,所有參與者分組前往八達嶺長城、南鑼鼓巷、三里屯太古里、大柵欄等地標景點取材,以鏡頭記錄北京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樣貌。中國傳媒大學代表表示,學員們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從構思、拍攝到後製的完整創作流程,成果令人驚喜,展現兩岸青年在影像敘事上的融合潛力。

台北影音公會則指出,本屆研創周為兩岸新銳創作者提供了實踐與交流的平台,也透過共同創作深化彼此對文化的理解與尊重。就如獲獎作品所傳遞的核心訊息——「有些相遇,能讓陌生的城市產生溫度」,本次活動再次驗證文化差異所激發的創意火花與交流價值。

Related Articles